“融合與競爭——變革的力量”202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
零跑汽車登陸202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展現中國新....
2021年9月3日-5日,定位為高端智庫論壇的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成功召開。論壇圍繞“融合·創新·綠色”的年度主題,以高端智庫論壇為指引,匯集國家部委領導、國內外企業集團高層、資深行業專家學者、權威媒體記者等1000余名嘉賓參加了論壇,通過為期三天的思想碰撞和話題研討,為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智庫支持?! ?a target="_blank">詳情
會議背景:智能化、共享化為汽車產業發 展帶來了全新動能,同時也對數據與網絡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逐漸加大對數據安全的管理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 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并實施。近期,政府部門對某出行公司實施網絡安全審查,表明國家對網絡 數據安全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因此,在推動汽車智能化、共享化轉型升級的同時,如何構建數據、網絡安全體系,是汽車行業普遍 關注的熱點話題。
會議背景:“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實 現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重大戰略決策,正在各行業間掀起新一輪產業革命。國資委明確指出,央企要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行動 ,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在我國諸多行業中,央企在生產規模、技術創新和科學管理等領域,均扮演著沖鋒在前的重要角色。在實現“雙 碳”目標的新征程中,央企應如何制定和細化企業的節能低碳方案,提升在低碳、零碳等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改進關鍵設備和工藝, 推動產業內外協同合作,以便早日達成碳中和目標,將是本節會議研討的重要議題。
會議背景:在我國經濟社會邁入“十四五 ”新發展階段之時,中國汽車產業也將向更高水平發展。面對新發展階段的一系列變化與趨勢,向上發展是汽車產業的共同目標與方向 。未來,汽車產業品牌向上發展將迎來哪些機遇、需應對哪些挑戰?采取哪些措施能夠更有效地推動向上發展?權威智庫專家將解析汽 車產業品牌向上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規劃向上發展的路徑與舉措,為產業發展獻智獻策。
會議背景:“十四五”期間,加快貫徹落 實碳中和要求,助推汽車產業向上發展十分關鍵。在政策層面,隨著“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產業管理政策更加務實開放,行業監管 持續完善,政策標準法規協同進一步增強,將以更大力度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力求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在 企業層面,面對新時代的產業發展變革,需深度剖析未來戰略機遇,結合自身優勢,找準定位、加快戰略調整步伐、加大創新投入、加 強縱向橫向聯合,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會議背景: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 支柱產業之一,實現了快速發展和長足進步,我國汽車銷量連續十二年蟬聯全球第一位,整車和零部件產業體系日漸完善。但是,我國 汽車產業鏈仍然存在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問題,一些關鍵環節仍有“卡脖子”風險。因此,構筑安全穩定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是建設 汽車強國的必要基礎,“補短板”勢在必行。在新的發展格局下,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增強產業鏈供應 鏈自主可控能力,持續強鏈補鏈。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徐和誼:雙碳目標下中國 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重構
會議背景:數字化技術正在重新定義產品 形態與商業模式,重構汽車產業格局。圍繞數字化時代的新機遇,企業紛紛加緊布局,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發展、品牌升級的必修課。 利用好數字化技術,重構企業管理和產品研發制造流程,打造新型應用場景,探索全新商業模式和品牌價值,將為汽車產業發展持續賦 能。在數字化轉型大趨勢下,充分發揮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引領作用,實現從汽車制造到汽車智造 的革新。
會議背景:在多年來的政策鼓勵與企業積 極布局之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培育期進入了發展期?!缎履茉雌嚠a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發展的目標和相應部 署,成為未來十五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指引。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 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深化開放合作等領域如何實現突破升級,促進新業態、新模式有序發展,將受到廣泛關注。
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發展服務中心王向山:公共 領域電動化發展趨勢
會議背景:近年來,自動駕駛已進入技術 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新發展階段,企業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應用需求明顯增強,這對政策法規及技術發展帶來了推動作用。 《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發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建議稿)》公開征求意見,鼓勵自動駕駛技 術應用,明確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和通行的相關要求,以及違法和事故責任分擔規定。未來,我國將持續推進自動駕駛政策法規體系 建設,鼓勵和規范自動駕駛運營,企業也會積累更多實踐經驗,促進自動駕駛技術提升和運營模式創新。
會議背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作為交通出行工具,已成為眾多家庭生活的必然選擇。汽車消費理念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汽車運動”、 “她經濟”、“國潮文化”等聚焦新體驗為主要元素的汽車新產品,越來越多地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提供高品質和個性化產品,已經成 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如何精準把握市場脈搏、深刻剖析消費新特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將是本節重點研討議題。
領克汽車陳思英: “年輕化”&“存量競爭” 雙輪驅動汽車市場多元化發展
易車研究院周麗君:爺爺車市即將爆發 中國 乘用車高齡車市洞察
會議背景:2021年,我國宏觀經濟繼續好 轉,快遞物流等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工程建設投資進入施工期,老舊車輛淘汰加快,商用車市場有望保持高位運行。同時,“國六”排 放標準全面實施,商用車領域治超治限趨嚴,將進一步規范行業發展。在商用車合規化管理趨嚴的形勢下,治理要求將更加全方位、系 統化。商用車企業需要提前做好前瞻戰略布局,以滿足合規化管理為前提,為市場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
會議背景: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加速電動化 和智能化轉型,為各類企業進入汽車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在智能電動汽車的新賽道上,造車新勢力企業占據一席之地,市值快速 增長;百度、小米等科技企業紛紛入局,科技巨頭加速進入造車領域;傳統汽車企業加快跨界融合,發力產品布局與生態構建。各類企 業如何打開思路搶占智能電動汽車新賽道,如何打造產品使其具備更大的競爭力是行業關注的熱點。
會議背景:隨著科技快速發展,新知識、 新技術、新流程等新的生產要素不斷涌現,萌生眾多新產業、新業態,促使產業融合與貿易形態呈現多元化趨勢。在供給側和需求側雙 向推動下,汽車產品逐步由機械類傳統交通工具轉變為智能化高科技產品,汽車制造業也將向著制造與科技并重轉型。在此基礎上,造 車新勢力、科技企業等大量新鮮血液不斷破圈入局,汽車產業迎來融合創新發展的新時代,未來的產業形態將在技術變革和融合發展的 催動下發生重大轉變。
會議背景:隨著智能汽車技術的推廣,智 能化功能對消費者購車決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汽車屬性也逐漸由出行工具演化成移動的生活空間。汽車智能化是多領域交叉與融合發 展的結果,產業融合、協同創新是智能汽車發展的關鍵要素。智能汽車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將滿足消費群體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與生活 需求,也是賦能品牌向上的重要舉措。加快智能汽車技術創新,有利于培育形成汽車產業新的增長極,重構產業價值鏈。
會議背景:當前,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創 新已成為國際競爭的熱點,“雙碳”目標的發布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明確了未來方向。有效控制汽車領域碳排放總量,做好低碳技術 應對與升級對于促進全行業綠色發展、支撐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突破哪些技術瓶 頸,綠色低碳技術該如何發展,將對企業轉型升級帶來哪些影響,是全行業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
會議背景:氫能是未來能源革命的重要方 向,發展氫能對于降低傳統化石能源依賴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助力我國實現低碳發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汽車作為氫 能最典型的應用領域之一,應著力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發展,在此過程中要從開展示范應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 設等方面著手。我國正在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申報,通過示范應用探索發展路徑,多地也在積極布局氫能產業,發布并實施氫 能規劃,但還需警惕無序競爭和產能過剩風險。同時,要對關鍵核心技術的薄弱環節加強攻關,早日降低成本,并建立制氫、儲氫、加 氫等各環節較為完備的基礎設施體系。
會議背景:網聯化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 級的特色和優勢,未來網聯化發展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在監管方面,《關于進一步加強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召回監管的通知》 、《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等政策發布,將持續助力汽車網聯化的規范管理,為產品質 量與安全提供保障。在生態構建方面,網聯化道路建設積極推進,5G商業規模不斷擴大,車載終端裝配率日益提升,網聯化與智能化技 術協同創新。持續完善汽車網聯化監管與生態構建將有助于我國汽車產業形成新的發展優勢。
會議背景: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中國汽車 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邀請了多位政府領導、企業高層、行業專家。這些演講嘉賓從政策標準走向、產業發展趨勢、前瞻布局方向 等維度闡述各自觀點,他們的言論將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因此,本次發布會將高度總結會議期間形成的行業共識、新 觀點以及新趨勢,借助媒體傳播平臺,讓更多行業人士關注,以助力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